卓有成效的管理者
当遇到以下四种情况时,管理者会基本无法控制,每种情况都会向他施加压力,将工作推向无效,使机构运作不灵。 - 管理者往往只属于别人,不属于自己 (导致不能自己充实提升思考) - 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 (不适合管理者所处的组织) - 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,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(管理有效性,不能仅仅靠管理者自身的人格魅力,还应该有公司团队企业文化、人文关怀、影响力、CSR、工作的成就感) - 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,如果他要有效工作,还必须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
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以下习惯: - 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—给自己提升思考的机会 - 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,而不是工作本身,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—带团队一起飞 - 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,–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,上级、同事和下级的唱出 —因材施教,知人善用 - 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—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-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—比较难做到 - 弄清决策事项的性能,不要就事论事的寻找解决方案,要找到背后的真正问题。 - 脱离于例常事件,使用政策、授权,让工作者或当事人去处理例常的重复事件 - 要确定目标和边界 - 不要只听你想听的,克服偏见
把事情做对和做对的事情是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。
对管理者的有效性而言,最重要的任务,往往并不是管理者直接控制的下属,而是其他部门的人,即所谓“旁系人士”,或是管理者本人的上司。管理者如果不能与这些人主动接触,不能使这些人利用他的贡献,它本身就没有有效性可言。
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,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。比如企业机构的成果,是通过顾客产生的;美团的成果,是通过外卖等用户产生的。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,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。
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,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。
人数越少,规模越小,内部的工作越轻,组织越接近于完美。
卓有成效的管理者,思想上养成的习惯:
- 时间用在什么地方。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,善用有限的时间。
- 重视对外界的共享。并非为工作而工作,为成果而工作。
- 善于利用高长处。
- 集中经历于少数重要的领域。要事第一。
- 善于做有效的决策。
时间管理
某些讲演、宴会、会议脱不开身时,判断一下对于组织有无贡献,对于本人有无贡献,对于对方有无贡献。都没有谢绝即可。
授权。把可由他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,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。
贡献
有效的人际关系: 互相沟通 团队合作 自我发展 培养他人
要事优先
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,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:
- 重将来 而不重过去
- 重视机会, 不能只看到困难
- 选择自己的方向,而不盲从
- 目标要高,要有新意,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
企业经营方面,成功的事业,不是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,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
决策的五要素
- 了解问题的性质,偶发性还是频繁性。
- 找到解决问题的“边界条件”(目标,必须满足的条件)
- 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。必须严格从以下顺序执行
- 方案必须满足的条件
- 必要的妥协、适应以及让步事项
- 决策的方案要兼顾执行措施,可以被贯彻的执行
- 重视执行后反馈,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,进行策略性的调整